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历史名人】蔡廷干——历任北洋政府政要

图片

  蔡廷干(1861—1935),字耀堂,香山县上栅乡(今属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上栅村)人。清末民初海军将领、政治家,素有“儒将”之誉。

  1873年,蔡廷干被选派为第二批三十名幼童赴美留学生之一,最初分派到康纳狄格州哈特福德语文学校学习;不久又进入新不列颠中学读书。在高等学校毕业之前,曾被分配到麻省罗沃尔机械厂实习。在长达八年的美国生活中,他和多数的留美幼童一样,在西式教育的影响下,对中国固有的封建礼教社会伦理的观念有所淡薄,成为几名首先剪掉辫子的学生之一。

  由于清廷对留美幼童日益“洋化”的不满,于1881年下令撤回全部留美学童。蔡廷干回国后,分配到“大沽水雷学堂”学习,在以后的四年中,他除了学习有关鱼雷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之外,同时在英、美、法的外籍教官的指导下,学习电机、采矿、测量等课程。1884年,蔡廷干在北洋舰队实习期间,向担任舰队教习的英国海军军官学习了航海课程,毕业后被派往福建水师当一名士官;1885年参加了中法之战;1888年以“守备衔尽先补用”调往北洋水师服役。1889年(光绪十五年)以“都司衔补用守备”升署北洋海军鱼雷左一营都司、委带左队一号鱼雷艇;1892年升署三年期满改为实授,后调任“福龙”号鱼雷艇管带(武职正四品)并赏给花翎顶戴。

  1894年7月,日本挑起甲午战争。9月17日中午,“黄海海战”打响时,北洋水师沿大东沟近岸航行,蔡廷干担任舰队侧翼警戒的鱼雷左一营部司,立即率领“福龙”号及本部鱼雷艇队尾随“平远”“广丙”号两舰奔赴大东沟海域参战。

  “黄海海战”后,日本海军取得控海权。在黄海之战受创的北洋舰队只好龟缩在威海卫基地被动挨打,而以旅顺为驻地的鱼雷艇队,沿着威海卫与烟台之间的海域游弋警戒。1895年初,日寇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水师基地。当中国海军舰艇在威海卫海城混战之际,蔡廷干和左一营管带王平(登)分别从西北两处突围,沿途遭受日舰的追截射击,蔡廷干受伤被俘,后被押送至大阪囚禁。签订《马关条约》之后,蔡廷干被遣返回国,与大多数北洋海军人员一起被降职处分。

  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出任北洋大臣。经唐绍仪推荐,蔡廷干为袁世凯所重用。1909年,袁世凯被迫退隐,蔡廷干也隐退北京。1911年袁世凯被清廷重新起用为总理大臣,袁世凯随即奏请朝廷,委任蔡廷干为海军部军制司司长补授海军正参(海军参军长),复补三品京官候补并加二品衔。

  1912年1月,蔡廷干担任袁世凯领导的海军副官,协助袁世凯逼清帝退位,被袁世凯提升为海军副司令,兼任袁世凯高等军事顾问、英文秘书长。1916年,袁世凯称帝。蔡廷干因不满袁世凯而与之疏远,而与黎元洪和段棋瑞接近。

  1925年,蔡廷干出任“北京扶轮会”“中国赴美留学生会”会长,1925年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蔡廷干和颜惠庆,王正廷受段棋瑞委委派到上海与日方交涉,起初各国驻泸使团偏相日本,无视日本对“五卅”惨案应负的责任,对中国代表团采取拖延手法,经蔡廷干等中方使团人员据理力争,最终使事件得以合理解决。

  1926年,杜锡珪内阁成立,蔡廷干担任外交总长。杜锡珪辞职后,蔡廷干一度代理内阁总理一职。在国际关税会议复会时,蔡廷干争得与会国际代表一致同意“中国关税应由中国自主”后,辞去大部分政府工作,仅留任“税务督办”一职。

  1927年5月,北京政府发生财政恐慌事件,蔡廷干辞职后隐居大连,从此退出政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蔡廷干从大连到北平定居。1935年9月20日,蔡廷干在北平病逝,终年74岁。




分享到:

主办单位:德赢VWIN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