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250016号及并入提案答复的函

李兴斌、何俊贤、朱正香、田永中、徐德和委员:

  你们提出的提案已收悉。经综合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珠海市严格按照《精神卫生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划和政策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2018年率先在省内以市委、市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珠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市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统筹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前列行动方案》,将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点工作和创新项目,通过建立市、区、镇(街)三级心理服务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促进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关于加强和优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市现设有精神专科床位的医院9家,精神科编制总床位2056张,每千常住人口0.83张,达到省目标要求。现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19名,达8.8名/10万人,超过省目标值。各镇(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至少1名专职精防医生。

  二是组建全市精神心理卫生专家库。引进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社会心理资源,会同公安部门及三级医院、社会组织,组建了市级精神心理卫生专家库,目前共有74名专家。为心理健康宣教、危机干预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完善线下心理服务网络。教育部门在全市246所中小学严格按照要求设有场所独立、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心理辅导室,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达到市级要求,配备率100%。政法部门按照“粤心安”“五个一”标准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站(室)351个,实现镇(街)、村(居)100%覆盖。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全市29个镇(街)及区级心理服务中心建立点对点帮扶机制,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心理服务体系,构建源头预防、预先发现、心理疏导、危机干预、转介服务的社会心理服务闭环体系。

  四是规范社会心理咨询服务行业。制订《珠海市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评价指南(试行)》和评价标准,对全市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进行星级评定,引导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组织遵守行业规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等,提升心理咨询服务质量。

  (二)关于加强全市范围内轻心理问题疏导工作方面

  一是建设心理援助服务热线。2019年10月,正式开通珠海市心理援助热线(0756-8120120),2024年底接入国家12356心理热线平台,实行7天24小时运作。为公众提供即时心理支持公益服务,包括危机干预、情绪疏导、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及个案绿色转介服务,并与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对接机制,及时处置高危个案。

  二是开展高压力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筛查。为公交车司机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科普宣教、转诊转介等相关服务;新冠疫情期间,每年对医务人员开展心理测评并提出干预建议。

  三是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便捷服务。2023年起选取7所试点学校,构建“家-校-医”三位一体服务联盟,推行心理健康副校长派驻制度,打造“筛查-教育-干预”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学校-医院”联络干预机制,由市精神卫生中心开通心理转介绿色通道,专人追踪协调,提供24小时专线及分级处置服务。

  (三)关于拓展珠海市艺术疗愈活动方面

  一是将艺术疗愈纳入医疗机构心理康复能力建设。目前全市多家医院开设有康复治疗部,开设音乐治疗、职业技能训练、游戏治疗、艺术治疗、园艺治疗等十余种康复治疗项目,模拟生活及工作,帮助康复者增强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是将艺术疗愈纳入安宁疗护心理辅导。在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模式,根据患者和家属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配合音乐治疗等方式,提高心理辅导效果,优化心理辅导服务内容,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安宁疗护理念,提升安宁疗护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四)关于关注建筑工人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

  一是改善工作环境,做好职工关心关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发《关于推进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环境品质提升的通知》,要求各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市建设工程安全事务中心持续推进施工现场生活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并结合重要节日不定期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倾听一线建筑工人的诉求和建议,努力帮助广大建筑工人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是落实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建筑工地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工人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如:市交通运输局将工人工资支付作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督查和日常检查的重点内容,切实保障好工人的基本权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科普宣教

  以2025年珠海市民生实事市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结合国家精神卫生服务年(2025—2027年)行动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巡讲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结合每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交通工具、地标建筑、微信公众号、报刊电台、专家讲座、鼓圈减压、义诊义卖等多种形式和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共同创造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

  (二)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线上服务能力

  依托移动互联网、心理大数据与智能AI技术,推进心理健康智慧云平台建设,提供线上的自助心理评估、心理监测预警、危机干预工作、大众健康教育、专业心理课程、心理大数据分析、心理服务机构地图、个案转诊管理等服务。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帮助更多市民化解心理困扰,增强心理韧性。

  (三)进一拓展差异化心理服务供给

  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差异化心理服务产品,创新艺术治疗、园艺治疗等特色服务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最终形成全人群覆盖、全周期关注、全方位介入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7月1日

  (联系人:高梓湛,联系电话:221937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珠海市委政法委、珠海市教育局、珠海市民政局、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妇女联合会。




分享到:

主办单位:德赢VWIN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