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250041号提案答复的函
珠市监函〔2025〕50号
A类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
会议第20250041号提案答复的函
致公党珠海市委员会:
《关于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第20250041号)收悉。经综合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引领
一是纳入产业发展规划。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质量强市的重要工作之一,《珠海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珠海市聚焦产业发展深入推进质量强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加快质量强市建设”“实施质量基础强基工程”。二是制定工作推进行动方案。印发实施了《珠海市加快建设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支撑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珠海市聚焦“产业第一”实施标准化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统筹部署,优化我市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加快制定《珠海市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在低空经济领域提出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加速建设低空经济测试验证平台,探索空域管理及跨境合作机制。三是加强法治保障。出台《珠海经济特区质量创新发展条例》,将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等建设纳入质量创新发展要点,提供政策保障。
二、推进质量强基
(一)加强计量能力建设。一是持续强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截至2024年,我市已建成320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够满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2025年,计划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项。二是提高计量溯源能力。组织我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参与计量比对等活动,定期开展标准核查和稳定性试验,确保量值溯源有效性,有效保障我市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的量值传递。
(二)加强标准建设。一是推动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围绕低空经济、精密仪器等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开展标准图谱研究,推动精准识别关键标准需求,形成了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标准提升任务清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培育市场化标准服务业态。积极培育发展标准事务所等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推动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的标准化服务供给新格局。三是深化湾区标准合作和国际化布局。鼓励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湾区标准”的制修订,提升珠海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推进与港澳地区在标准化领域的互联互通。截至2025年5月,珠海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83项、国家标准922项、行业标准576项、湾区标准27项。
(三)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一是开展质量品牌培育。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和珠海市市长质量奖。通过全方位培育、多梯次孵化,我市累计1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1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位企业家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1家企业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27家次企业获珠海市市长质量奖。二是引导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我市制造业大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覆盖率为90%。三是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20家。四是开展质量公益培训。举办质量提升专题培训,2022年以来累计参加培训人员逾3000人次。连续三年举办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总参与人数近24000人次。将质量管理培训纳入珠海市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暨企业员工培训“百万行”三年行动,三年累计培训人数近万人。联合高校、技术学院(校)以及社会组织设立5个质量与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累计培养1300余人次。
三、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与产业深度对接。目前,珠海已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3个、省级质检站6个、计量测试中心1个、国家标准验证点1个,“一站式”线下站点8个及线上平台2个。一是提供共享服务。2024年我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共享仪器价值超7000万,与新能源企业开展研发测试和设备共享服务超4000小时。二是推进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向产业园区延伸。一体化推进质量提升与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深度融合,支持产业园区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点6个;开展高端打印设备、新型储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等产业链质量图谱绘制和标准专利双导航,为科技研发、质量技术攻关、专利申请、标准制定、招商引智等提供决策建议和战略布局路径。在“香链通”产业平台链入质量基础设施资源,提升质量基础服务的覆盖面。结合珠海打印耗材产业集聚,建设质量基础集成服务基地1个。三是推动大湾区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粤澳贵金属及珠宝玉石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珠澳计量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深度对接澳门产业,开展多领域的计量和检验检测服务。
(二)充分发挥企业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珠海企业服务平台(政企通)提供涉企政策发布、解读、培训、融资等综合服务。2025年一季度,通过平台发布政策措施、政策解读、通知公告、产业资讯等信息共1714条,政策库总量超2.18万条;累计(至2025年3月末)激活企业用户6708家、平台门户访问量超9.5万人次、通过短信实现政策精准推送超2.7万人次、微信模板消息推送政策直播等涉企政策资讯超4.5万人次;开展涉企政策“政策直播间”活动,吸引超6.7万人次观看,单场最高观看量约2.7万人次。
(三)整合资源服务低空经济发展。一是不断加大低空经济领域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珠海已具备无人机的部分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电驱动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可开展无人机电池性能检测、电机可靠性测试、飞控系统电磁兼容性检验;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可开展低空产业中无人机或通用航空飞行器在海洋环境应用场景下的机体材料检测;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可开展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加速度计、陀螺仪的精度校准,通用航空飞行器仪表的计量检定等。二是建设低空经济技术攻关实验室。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立“珠海-北航低空航行系统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三是建设低空飞行器飞行测试验证基地。目前,珠海市已依托莲洲机场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实现无人系统整机跌落、感知避让、结构强度和远程识别4项场景测试。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正在与工信部电子五所对接,聚焦低空航空器强标检测、低空运行技术验证等领域,拟开展验证测试基地二期建设,力争实现无人机测试(GB42590-202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 17项全覆盖。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产业质量基础技术支撑。聚焦链主企业优势和行业质量技术卡点,布局培育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国家标准验证点,开展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试点,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效能。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质量技术攻关,进一步向企业扩大质量基础设施共享范围、拓宽重大应用场景。
(二)不断提升标准化服务效能。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围绕飞行安全、设备兼容性等核心领域,分层推进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同步结合珠海在大湾区的区位特点和优势,推动与港澳“湾区标准”对接,填补产业发展标准空白。
(三)提升计量服务产业能力。完成年度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标工作,加强资质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计量技术基础,积极拓展海产品、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等领域的检测能力和业务范围。支持广东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积极申报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四)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力度。不断完善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纳入产业、科技、金融等政策规划,形成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实施有序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路径。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周莹,2622151,18926900182)

.png)



